在线客服
客服热线

版权所有 © 江西艾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      

新闻中心

>
>
立夏,这样养生!

立夏,这样养生!

分类:
健康讲堂
2020/05/13 09:52
【摘要】: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立夏,四月节。夏,假也。物至此时皆假大也。”(立夏之“夏”本意为“大”,意指作物都开始长高长大了)。 立夏,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。夏季的第一个节气。 立夏之后,昼长夜短。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。

立夏三候

 

一候,蝼蝈鸣 | 田间穴土中的蝼蛄开始鸣叫

 

二候,蚯蚓出 | 蚯蚓感受到阳气而爬出地面

 

 

三候,王瓜生 | 王瓜的藤蔓开始迅速攀爬生长

 

 

 

立夏饭

 

民间很多地方有吃“立夏饭”的习俗。在米饭中放入蚕豆、毛笋等作料,经过一段时间的焖煮,香喷喷的立夏饭出锅,寓意着一年到头身体健康。

 

迎夏仪式

 

古代,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。在立夏的这一天,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,举行迎夏仪式。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,配朱色玉佩,连马匹、车旗都要朱红色的,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。宫廷里“立夏日启冰,赐文武大臣”。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,由皇帝赐给百官。

 

 
秤人
 

有的地方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,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,秤钩悬一根凳子,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。

 

秤老人要说“秤花八十七,活到九十一”。

 

秤姑娘说“一百零五斤,员外人家找上门。勿肯勿肯偏勿肯,状元公子有缘分。”

 

秤小孩则说“秤花一打二十三,小官人长大会出山。七品县官勿犯难,三公九卿也好攀”。

 

 

尝新活动

 

在后世,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。如苏州有“立夏见三新”之谚,三新为樱桃、青梅、麦子,用以祭祖。

 

在常熟,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,有“九荤十三素”之说,九荤为鲫、咸蛋、螺鰤、熄(即放在微火上煨熟;一种烹调方法,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)鸡、腌鲜、卤虾、樱桃肉;十三素包括樱桃、梅子、麦蚕(新麦揉成细条煮熟)、笋、蚕豆、矛针、豌豆、黄瓜、莴笋、草头、萝卜、玫瑰、松花。在南通,则吃煮鸡、鸭蛋。

 

 

立夏吃鸡蛋
 
 

“立夏吃蛋”的习俗由来已久。俗话说:“立夏吃了蛋,热天不疰夏。”相传从立夏这一天起,天气晴暖并渐渐炎热起来,许多人特别是小孩子会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,食欲减退逐渐消瘦,称之为“疰夏”。女娲娘娘告诉百姓,每年立夏之日,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,可避免疰夏。因此,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。

 

 

立夏养生需专“,这句话几乎可以概括整个夏季养生的特点,不过这个专心并不是指认真,而是心脏的这个“心”。下面就是立夏养心的三增三减原则

 

 

 增静减怒 

 

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,导致心火过旺,引发各种疾病。特别是老年人,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,发生心律失常、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。因此,立夏后养心是第一要务。养心要做到“戒躁戒怒”,静养身心,清心寡欲,戒大喜大悲,保持内心安静、情志开怀,以降心火。

 

 
 
 增稀减肉 
 
立夏后常因气候燥热而食欲不振,其实这是因为湿热蕴积在内,肠胃缺乏运化动力的反映。胃喜潮湿,因此多吃稀食是顺应胃气的重要方法。早晚喝些大米或薏米粥,体质弱的人还可以增加一些红枣或者生姜。肉类与油腻性食物则是阻碍肠胃消化的“绊脚石”,在保证每日所需的基本蛋白质以外,最好减少肉类的摄入。
 
 
 增酸减凉 
 

夏季更易发生脾胃不和及脾虚等症状。因此,护养脾气不能过多食用寒凉食品。而应以温补为佳。酸味食物有助于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,具有健脾的功效。常吃一些番茄、山楂、猕猴桃等略带酸味的水果,能够敛汗祛湿,有助于生津解渴、健脾消食。

 
 
 

 

在饮食上,常吃坚果能够有效强心护心。如常吃干果、杏仁、山核桃和花生等坚果,都有助于保护心脏。而由于夏季阳气盛于外,阴气居于内,造成“苦夏”,所以夏季应多以清淡食物为主,如白菜、苦瓜、丝瓜等。

 

夏季养心补心,除了多吃清淡食物,还应多吃些赤色或苦味食物,以养心安神,如小枣、莲子、百合等,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。除此之外,在早晚餐时喝粥和汤类对身体也大有好处,既能生津止渴,清凉解暑,还可健脾祛湿,补养身体。

 

四君子汤,健脾补气

 

夏季阴雨不断,空气中湿度较重,易感湿邪。脾性喜燥而恶湿,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,就会产生食欲不振、大便稀溏、脘腹胀满、四肢不温等脾病。所以饮食宜清淡,少油腻,少生冷。

 

被称为健脾补气第一名方的“四君子汤”,人参9克、白术9克、茯苓9克、炙甘草6克,人参为主,补气健脾养胃;配以白术,健脾燥湿,还能加强人参的补气之力。

加上有健脾渗湿效果的茯苓,补脾作用更加明显;配上炙甘草,能协调使它们共同发挥效果。

 

立夏时节,用“四君子汤”加上粳米熬粥,减少即将到来的炎热给身体带来的消耗。

 

三黄饮

 

做法:黄豆50克煮至半熟,入黄瓜1条煮烂,入蜂蜜30克稍热,吃豆瓜,喝汤。

 

功效:清热解暑,可预防中暑,治疗咽喉干痛。

 

三豆饮

 

做法:绿豆100克、赤小豆50克、白扁豆30克,加水煮烂喝浓汁。

 

功效:清热解暑,利水健脾。适用于暑湿吐泻。

 

三白饮

 

做法:白茅根50克、白木耳15克,白砂糖10克,水煎代茶。

 

功效:滋阴生津,利尿解暑。用于暑热之小便不畅者。

 

 

  桂圆粥

 

做法:桂圆25克,粳米100克,白糖少许。将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,加适量的水,熬煮成粥,调入白糖即成。

 

功效: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尤其适用于劳伤心脾,思虑过度,身体瘦弱,健忘失虑,月经补调等症。

 

 

适当运动

 

夏天是晨练的好时节。中医养生中讲究“冬藏夏放”,也就是说冬季要注意营养和能量的积累,而夏季就要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,所以,晨练是不错的选择。大家应早睡早起,加强锻炼,增强自身免疫力。

 

需要注意的是,锻炼虽有利身体,但在夏季不宜运动量过大。由于夏天天气炎热,容易出汗,带走身体的能量,所以,要及时补充消耗的能量。建议在炎炎夏季自备一些降温防暑饮品,比如绿茶、绿豆汤、酸梅汤等,都是止渴生津的养生饮品。

 

作息也要适当调一调

 

立夏后,天黑得晚亮得早,中医专家表示:立夏后可晚睡早起,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。应在23点到1点(子时)阶段入睡。

 

由于晚睡早起,睡眠时间较冬季缩短,不少人总出现打盹现象。对此,建议增加午睡。而11点到13点进行午睡是最佳时间,且午休,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,时间不宜过长,睡醒后不要急于起来,再躺上10分钟起床为宜。而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出现头晕的人,不宜午休。